
非遺燃爆林博會 寧化展館解鎖文化消費新體驗
第二十屆林博會上,寧化展館以木構式傳統客家四合院的身姿亮相,更憑借玉扣紙制作、木活字印刷、留青竹刻三大沉浸式非遺體驗,吸引大批市民游客駐足參與,成為展會現場的“人氣打卡地”。
11月7日,寧化展館玉扣紙體驗區,身著畬族服裝的工作人員手法嫻熟,搗漿、舀紙、烘干等工序行云流水,耐心指導游客親手操作。游客們模仿著翻動竹簾,在漿水起落間感受“一張紙的誕生”。作為寧化筍竹產業的文化延伸,這項曾登上央視舞臺的古老技藝,在游客的親手參與中變得可感可觸。旁邊的木活字印刷體驗區同樣人氣爆棚,傳承人邱恒勇細致演示上墨、刷印技巧,當一幅幅印著“百福”字樣的成品新鮮出爐,游客們紛紛拿起手機拍照留念。

留青竹刻展臺前,匠人曹永生以刀代筆,在竹器表面精雕細琢,山水、花鳥圖案栩栩如生。精美的成品與生動的現場演示,吸引了眾多手工藝愛好者駐足。

“留青竹刻是我們寧化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的一個項目,通過林博會讓更多的人來了解我們寧化的留青竹刻,讓更多的人來了解我們寧化的非遺文化。”寧化縣留青竹刻技藝縣級非遺傳承人曹永生說。
非遺體驗的超高人氣,更激活了林農產品消費新動能。展會期間,寧化展館內咨詢采購的客商、市民絡繹不絕,紅菇、筍制品、薏米等特色林農產品借著非遺文化的“東風”銷量大增。

“我帶來的是寧化的低溫超微破壁粉,它從傳統的烹飪方式提升為沖泡即飲的方式。因為我們寧化山好水好,環境好,所以我們產出的野生紅菇品質也非常好。”參展商黎珍說。
從指尖技藝的活態傳承到文旅消費的深度融合,寧化展館以非遺為紐帶,讓古老文化在展會現場煥發新生。
“我們將以入選全省首批森林四庫聯動試點區為契機,立足寧化區位特點和資源稟賦,持續深化林改,實施一批重點項目,建好森林四庫,著力提升森林蓄水固碳功能,加大項目招商建強竹木產業鏈,大力發展森林食品和林下經濟,打造客家紅綠相映森林康養品牌,實現生態美和百姓富有機統一,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和共同富裕。”寧化縣林業局黨組書記、局長雷海明表示。
記者 雷露微 陳玉婕

- 上一篇:寧化:整治占道經營 煙火氣更有文明味[ 11-10 ]
- 下一篇:寧化收聽收看全市道安工作視頻會[ 11-10 ]











